听云观鱼

戴着脚镣跳舞——试谈艺术作品的诞生

转自 爱艺术爱玉刚 的博客


李玉刚艺术研究之文字公开课(3)

2012-11-25 09:50

戴着脚镣跳舞
——试谈艺术作品的诞生

前言:
在《葬心》的评论中我写过,“在艺术家创造的世界和受众领会的世界中,始终有着隔阂。”而今天,在李玉刚先生告诉媒体,他将创作属于他个人梦想(思想)的作品时,我想探讨的是另一个问题:“其实在艺术家创造出的世界和他心灵中希望创造的世界中间也有一条无可奈何的鸿沟。”受众和艺术家的心灵是有距离的,而艺术家自己的作品和他自己的思想,也一样有距离。上述引出的问题是—— 语言、歌唱、舞蹈、场景等表现形式距离思想到底有多远?借助于这些表现形式,我们到底能够忠实地表达多少世界和心灵的真相?而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临的还有市场和营销的整合问题。
每一个活在当代中国的艺术家都是艰辛的。或者愁于创作灵感,或者愁于市场票房,或者愁于后继无力等。时代赋予了艺术太多的门槛,其中作品的传播能力就是其中紧紧扼住艺术家咽喉的一环。因为传播的力度,反映了市场的广度,市场的广度决定了艺术家能为自己的未来获得多少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所以我想,很多艺术家在决定创作一个新作品的时候,铁定还会伴随着另一个必须的考虑,这样做受众能否接受?多少受众愿意接受?
艺术本是忠实、自由地反映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却也不得不迎合这个世界的感官需求和传播规律。
之前读到李先生的那条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也许终于可以通过他的舞台作品去了解真正的李玉刚。后来一想,我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天真。艺术作品本身也许也是艺术家的面具,当然,他可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真实的心情和呐喊,但更大程度上的,他的作品更多地是反映着这个世界(他的受众)对他的期待。
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李先生在一期节目录制中说,他的另一半是要懂他的人,女主持立刻接话,刚丝都懂你。看到视频时我不禁莞尔,距离懂得一个艺术家,受众其实还处于天涯海角处。(我不是来挑拨艺术家与粉丝感情的。相反,我觉得我们本就没必要懂艺术家,我们要懂得的是他的艺术,既真正理解并欣赏他创造给我们的世界。就够了。这也是对艺术家所作努力的最高敬意。)

正文:
本文企图探讨艺术家(当代的,兼顾市场的艺术家)在创作新作品时可能经历的心路历程,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艺术作品的诞生——1、从一个意象或一种情感开始
大多数艺术家都是非常感性的动物。所谓感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多愁善感、多情敏感,还有他们的思绪常常游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他们外露的神态常常都不说明问题,旁人并不知道他们在平静如水的表情下,内心正在经历着千山万水,或喜或悲的情绪感受。
也是他们内心营造的世界和情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最初最原始的灵感和表达冲动。也许是他今天在脑海里创作了一个特别美的意象,也许是他某个夜里深切感受到的某种强烈情感……然后他有冲动和这个世界的人共享。他本身就是他的艺术的先验者,和受众分享是后一步精心打磨和修饰的结果,其实最终的成品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他当初瞬间的感受已经有着巨大差异了。

艺术作品的诞生——2、寻找能表达自我的内容和形式
在受到灵感带来的冲动后,艺术家开始思考作品创作最重要的问题,即用怎样的形式和内容来承载自我想表达给世界的东西。形式和内容对于艺术表达来说,就好像语言和意识的关系一样。没有前者作为载体,后者也就无法存在。
而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形式和内容是同样重要的,形式甚至比内容更重要。就好像同样内容的故事,用不同的形式演绎,效果孑然不同。
在选择内容时,艺术家一开始会听从内心的声音,拟定一个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然后落实到文案上时,又会继续思考:“这个内容受众喜欢吗?和我一贯的艺术形象相符吗?这一内容是否有所传承(文化、历史、人性、个人或社会的情感)?会不会太深了呢?怕不怕曲高和寡或者太俗气无聊?“
内容确定后,就会考虑表现形式。以舞台剧为例:一个故事,情节材料已经放在台面上了,要以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有新意和亮点?情节的组织形式、人物的形象和人格塑造,可否再大胆一点,挑战过去的传统(艺术家普遍有这种企图心,力图创新,避免重复)?当然,形式风格也不可过分小众,毕竟成品要面对市场?1953年,舞台剧《等待戈多》轰动法国。《等》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全剧冗长平淡,剧情就是主人公“枯燥而无意义的等”。评论说它从不同的平面突出了西方人的幻灭感,突出没有目的生活无休止的循环。该剧剧作家是六九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日趋浮躁的中国当代艺术界,怕没几人敢用这样挑战观众耐性和修养的形式来表达类似的思想。>我想,随着商品时代和实用主义在的发展,有的艺术怕是要死了。或者说,艺术的自由度和独特性正在逐渐被利益市场所规范化。这是艺术的进步还是艺术倒退呢?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知道答案,但我拒绝回答。

艺术作品的诞生——3、落实细节、妥协平衡
在内容和形式确定后,艺术家(及其团队)就会开始筹划细节。选择能准确传递艺术内容的表现手段,还是以舞台剧为例,包括音乐、服装、道具、灯光、台词(念白等)、换场衔接等。以上内容,艺术家往往能够在落实前就在自己的心灵中进行预演,让自己的心去感受很多细节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震撼力等。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艺术家在作品讨论或成品排练的现场和导演讨论甚至是争执,因为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他已经看到了成功的作品的全景。所以他需要发言,需要在创作和排练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内容和形式,以把心灵中的作品带进现实。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及其创作团队)也不能“为所欲为”。市场(即受众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也会强迫他不断地做出修订,甚至是妥协。比如某个细节设计无疑更能突出主题,烘托情感,但是很遗憾这一细节估计大部分观众都无法理解(或者因为受众的文化缺憾,或者因为他们人文情感的狭隘,信息传递出去,无法引起共鸣);于是只有降低难度,选择一个表现力没那么强,但观众可以理解的方式。退而求其次,是艺术家最痛心,但也最无奈的选择。对于要兼顾市场的艺术家来说,任性(“恣意而癫狂”)是多么自由甜蜜但又不可得的奢望。所以我在此文的标题中写到“带着脚镣跳舞”,艺术家们爱着自己做的事业,但又不得不忍耐着被束缚的痛苦;他们是缪斯(艺术女神)的“化身”,也是利益市场的“囚徒”。(前者给予他们生命的意义实现,后者却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实现平台。)所以,在当今社会,越成功的艺术家,越会笑中带泪,眼神深邃忧伤。

艺术作品的诞生——4、宣传营销,在演出中不断修订
作品经过排练、打磨成形后,开始进入前期宣传(其实对于已成名的艺术家,在新作品构思时,其实已经开始做告知和宣传了),让受众有一个心理预设,营造大众的期待情绪,到最后作品面世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也是艺术作品营销的前期工作。
当代社会的艺术作品营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举个例来说,微博营销。我常常看到艺术家的幕后团队,甚至是艺术家的粉丝都在利用这一媒介进行宣传和推广。这大概是当代艺术作品运作的新特征,“互动”型推广(即作品创作方和作品受众的互动和接力宣传)。这一点在未来也应该是艺术研究者要思考的问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这样。
当作品进入演出阶段后,艺术家的工作还未结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艺术家还会在每次演出过后,开展个人或集体(创作团队)的反思。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主要会根据舞台演出效果和受众的反馈进行作品的修订。美学(哲学)理论中有一个观点,艺术家(作品)是无法超越时代精神和文化观念而存在的。这一点在兼顾市场的艺术作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说直白些,大多数受众的文化、审美水平会直接影响艺术品的深度和力度。(国内前段时间有个文化现象叫做“反三俗”,其实那些烂俗的作品还不是民众自己捧出来的。)我相信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有鉴别能力的创作者,他可以分辨哪些市场(受众)的反馈才是有价值的,最终能做出雅俗共赏的作品。

如上所述,一个艺术作品的诞生大概就是这四个阶段的落实。艺术家们生活在这个进步包容的时代是幸运的,创作能更有自由度;但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商品化、物质至上等特征,艺术家也是窘迫的,他们要平衡要妥协的层面也太多。
幸福?艺术家的幸福?当代成功艺术家的幸福?是多么奢侈的字眼啊。




爱艺术爱玉刚
2012年11月24日星期六完稿

评论

热度(17)